2018-08-30 4558
来源于:公共艺术杂志
“国际公共艺术奖”发起并运作至今将近七年,已汇集六百余例公共艺术案例,其覆盖面囊括了全球人类足迹涉及的各类公共领域。我们欣喜地看到,“艺术”的智慧以及艺术家的伟略并不能代替政治力量、替代经济变革的推力,更不能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时,艺术依旧不屈不饶地用其独特的人文策略介入社会深层次的生态土壤,试图推动社会进步以及帮助人类重塑其理想的社会图景与美好的生活愿景。
标准营造,微杂院,2012-2014,摄影:苏圣亮,标准营造供图
某种程度来说,艺术的“公共性”使我们将艺术置入于广袤的空间中,剥离艺术唯美的一面,使其回归至纷杂、繁琐乃至功效明确的社会街头。
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的条件》中描述到,“公共领域是人们聚拢起来彼此联系的共同体”,公共领域是市民“积极生活”的社会载体。哈贝马斯更进一步指出:“公共性是时代类型化的重要范畴。是干预社会、改变政治结构的批判性指标。”21世纪之后的城市空间,已经从政治、经济和宗教对话转向对科技、新智人种和生态能源之间的关注。
人类不会也不可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和组织,能够独自应对人类历史中面临未来最复杂的命运挑战。汲取艺术的智慧,或者说借助艺术语言的能效,给解决一些重大全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公共艺术的研究正是应时之需, 也是艺术作为学科概念的有机体内在生长的需要。
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导师团队正在交换意见
上海美术学院所发起的“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项目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研究活动,旨在创造性地构建一个全球视野下的跨国、跨文化的科研合作运作机制,推动与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工作营力求以多元开放研究架构,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深入研究公共艺术在地方重塑中的作用与价值。具体的研究工作围绕着历年国际公共艺术奖的获奖成果依次展开在地的学术研究,将采取轮换制,每年在全球选二至三个案例进行研究,由所在地参与研究的大学来组织,以此展开全球性的公共艺术案例研究。
此次工作营从发起到倡议,在第一时间内,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德国明斯特大学和洪堡大学、奥地利应用艺术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尼日利亚Rele画廊、塞内加尔达喀尔双年展等高校和艺术机构积极回应,并组织专家与研究生团队共同参与。
北京市西城区笤帚胡同37号主会场暨《内盒院》改造现场,图片来自大栅栏跨界中心
工作营的学术研究围绕“在地性”展开,突出“在地性”对当地人文生态与城市形态的作用,挖掘案例成果独特的社会价值,探索艺术介入地方重塑独特的方法、手段和作用。 研究团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及其独特的艺术研究个性,他们共置于该研究平台上,其学术思想与观点在考察、研讨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碰撞与互动,又因价值判断的差异,引发大家的反思,或导致立场的批判,其研究成果剖析了获奖案例被发现的一面,提供了学术视野外的其他可能。
全球视野的选择,不仅仅因为多元文化的不同和思想体系的差异,更重要是选择全维度的视角与不同的学科站位,试图精准剖析理性主义下的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中的特别案例,详解人文主义环境中的公众与公共领域是如何对艺术重塑社会生态体系进行认同的。
众建筑事务所《内盒院》,2014,图片来自大栅栏跨界中心
本次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的研究对象首选是获得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大奖之一的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Dashilar Project)案例。“大栅栏更新计划”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公共艺术项目,政府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意识到,大栅栏作为北京城区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记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与历史文脉,它显然有保留的必要性。但由于它以原来的旧城生活方式量身打造的城区格局,其功能与公共设施与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相差甚远,既满足不了当地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城市综合业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本地居民 的生活水平,缓解了老城区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改变了城区陈旧而缺乏活力的面貌与精神气质。
“大栅栏更新计划” 使原本被占用的公共空间回归到公众领域,受到挤压的公共活动空间重新被释放出来,成为城区文化创意活动的载体。一些符合现代城市要求的空间形态与生产活动得以有机地进入城市空间,并由此吸引了很多游客参与。作为城市综合治理的典型案例,其成功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智慧与方法,是多方利益合力下的成果。
国际公共艺术研究营2017年12月开营仪式,上海美术学院汪大伟教授致词
可以说,公共艺术促使城市管理者、原住民、艺术家、设计师、投资方、商家、消费者形成公共利益共同体的生态链,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和谐共生。这也再次验证了,我们始终强调的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的人和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
因此,公共艺术和人、环境的关系甚为紧密。它不是单一的雕塑、景观艺术和环境设计等传统概念,它是用艺术语言和方式参与介入公共问题,以智慧的方式调合和解决环境的功能性问题、社会性问题以及民族宗教信仰方面的冲突。“地方重塑”概念的提出,是以重塑物理空间、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来缓解人类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使人文空间再生,人文社区重塑,激发地方文化生态、产业业态和生活样态的活力,推动公共艺术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公共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这是公共艺术的真正价值。
德国明斯特大学和洪堡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尼日利亚ReleGallery艺术机构、
塞内加尔达喀尔双年展等高校和艺术机构的研究者在大栅栏调研和讨论
为时两个月的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超越常规的田野调研下的研究方式,聚集了来自一线的多个研究型高校的研究力量,集中对同一个案例进行“手术式”的剖析,层层剥离,多维切入,这些都最终指向一个核心,即何为好的公共艺术案例?究竟好在哪里?
在各种纬度的对话、碰撞、实地调研,以及对居民间的走访和邀请市民代表参与座谈等方式下,大栅栏被重新阅读与解读。同样,在各国专家犀利的学术视野下,多位专家更是从批判性的立场出发,反思大栅栏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无论从制度设计的纬度还是人本主义的角度,都提出相应的观点与对策,用多元的学科视野和客观的理论模型解析当下城市更新计划的策略得失与改良优化的可能,探索化解危机与矛盾的运作机制,缓解公共空间的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诸项冲突。
笤帚胡同37号研讨会现场
从城市功能改造到城市人文精神构筑,从公共艺术的外部作用回归到城市本体的内在需求,使重塑转向自我生长,起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幸福指数、营造良性生产生活关系、建立社区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从大栅栏的更新案例出发,为正在快步向前进行深化改革再出发的中国系列城市群,找到一条在发展中保存自己的特点的城市更新之路,这条路既符合自身开放性与多样性的文化基因,又能符合当代生活方式,从而探索中国城市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以国际研究工作营的研究架构为雏形,上海美术学院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意在通过实例研究,推动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体系的不断丰满完善,在合作过程中逐渐构筑一个跨领域、跨文化、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共同体。研究共同体的建构,超越学科、族群、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城市进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人类社会更符合人类命运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公共艺术方案”。公共艺术学科以公共性、在地性、艺术性的多元特征,参与社会建设,强调社会能效,推动社会进步,成为现代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可以说,艺术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牢牢紧扣住人类自身的命运。
金江波,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
本文节选自金江波《全球视野下的公共艺术研究》,全文刊载于《公共艺术》2018年第3期(总第54期)。